当地时间4月13日至18日,短短6天里,美国就有三名年青人因细小的过错而遭枪击。在这些案子中,年青的受害者各犯了一个简略的过错:按错了门铃,开错了车道,拉错了车门。
↑密苏里州堪萨斯城1名16岁少年按错门铃,遭户主枪击
当地时间13日,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一名16岁少年在去朋友家接双胞胎弟弟时,按错门铃,遭户主开枪击中头部。当地时间15日,纽约州一名20岁女子开车寻觅朋友的房子,错进一条私家车道,在掉头脱离时被房主开枪射击,中弹后抢救无效逝世。当地时间18日清晨,美国得克萨斯州完毕练习的1名女高中啦啦队员拉错了车门,意识到自己上错车后,女孩当即退回到队员车中,没想到车主下车向4名女生地点的车辆开枪,形成两人中枪。
英国《卫报》当地时间19日刊文《为什么美国人会因为敲错门而被枪杀?》并指出,很难幻想在其他发达国家,有人会因为敲陌生人的门而被枪杀。活动人士和研讨人员表明,它们源于多要素的交融——对违法的惊骇添加、枪支具有量激增、枪支问题政治化、美国媒体曝光违法、不行撼动的军械工业……
忽然有人敲门:
“先开枪,再发问”
“先开枪,再发问,”住在佛罗里达州波尔克县的贾斯汀·迪彭布洛克说。上一年,迪彭布鲁克送药的时分,送错了地址,送到一对父子的家门口。这家人在门铃猫眼上发现一个陌生人送来了东西,所以开端寻觅“窃贼”,终究向一名泊车的妇女开了枪。
这是一个匪夷所思的案子,但在一个一年有近4.9万人死于枪支的国家,这算不上是最古怪的事情。“人们变得偏执,捕风捉影,过度忧虑——然后忽然有人敲门。”华盛顿控枪安排“全球反枪支暴力行动”的创始人洛伊说。
51岁的拜伦·卡斯蒂略理解做一个“忽然敲门的人”是什么感觉。2020年1月30日上午,卡斯蒂略被派往北卡罗来纳州高点的二楼公寓,修补和从头粉刷漏水的厨房。他自称是修理工,敲了三下门。他说,里边的房客打开了门,直接朝他的肚子开枪,没有说一句话。
↑拜伦·卡斯蒂略因敲错门,不幸腹部中枪
卡斯蒂拖着身子走上货车,开到公寓大楼的办公室,瘫倒在地上,等候救护车。他在医院住了一个月,又在沙发上躺了五个月。卡斯蒂略说,他后来才知道,是一楼公寓预订了修理作业,他走错楼层了,向他开枪的人以为他是窃贼。当地警察局表明,检察官回绝向开枪的房主提出指控。
三年过去了,卡斯蒂略仍然不敢信任,他说:“我手里拿着刷子和滚筒,这对你来说怎样会是要挟?用刷子杀了你?”他现在每周要付出至少30美元的医疗费用。他说,现在处理每一次新的修理时,他都会一边大喊一边查看每个房间,以保证没人拿枪对着他。
置疑不断添加:
“咱们国家充满了惊骇”
在上世纪70年代初,查询显现,大约一半的美国人信任大多数人是值得信任的。到2020年,这个数字现已下降到缺乏三分之一。与此同时,几十年来,美国人一向以为违法率在上升——即便在违法率下降的年份也是如此——而且大大高估了自己成为违法受害者的几率。
“部分原因是你们。”约翰·杰伊刑事司法学院教授沃伦·埃勒对美联社说,“咱们一天24小时接纳一切的风险信息。”他指的是美国媒体对违法的特别重视。各地新闻广播每天都在电视观众面前“轰炸”,播映含糊的监控视频,显现各种违法行为和挑衅性爆炸事情。
↑美国新泽西州格洛斯特县葛拉斯堡罗镇,实拍Bob's Little Sport枪支商铺,各式枪支和弹药琳琅满目供买家选购
对此,美联社辩称呼,头条新闻重视违法行为,“这一点也不古怪”,因为美国政客们长期以来把违法作为论题来炒作。不过,美国违法率(尤其是暴力枪支违法)有所上升并不是人为制作的神话。根据美国政府数据,自2019年以来,全国谋杀率上升了约三分之一。美国刑事司法委员会发现,首要城市的偷盗和掠夺在2022年上半年添加了约20%。
在疫情期间,以及乔治·弗洛伊德遇害后的动乱及反对种族歧视运动期间,美国枪支购买量不断新增。根据芝加哥大学的一项查询,从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,近20%的美国家庭购买了枪支,约5%的美国人是第一次购买枪支。
有剖析以为,枪支暴力的添加“让一切人都紧张不安”“激动的、爆炸性的、好战的愤恨心情上升,加重了惊骇和偏执。当愤恨心情与种族主义、性别歧视、沙文主义等相互作用时,它变得愈加有害。”“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开枪射击。”
“我欢迎任何来我家的人。即便他们在寻求协助,而我不能协助他们,我也会善待他们。我以为每个人都应该这样。但我不以为这是咱们现在的文明,咱们的国家充满了惊骇。”美国公民杰·莫耶谈论近期的枪支案子时说道。
软弱的安全感面前
拥枪能护卫安全吗?
枪支制作业是美国的支柱工业之一,具有巨大的利益链条。据“揭露的隐秘”网站计算,1990年至2022年,拥枪集体共捐助7930万美元给联邦和各州提名人;1998年至2022年,拥枪集体共花费1.904亿美元用于游说政客、左右立法。
律师乔纳森·洛伊说,美国枪支工业雇佣的游说集体正在把枪支包装成一般人所需求的“维护自己的东西”。研讨违法数据的哈佛损伤操控研讨中心发现,兵器实际上更有或许用于自杀、意外开枪等状况,而不是用来抵挡外部进犯。而美国步枪协会等拥枪权安排一向质疑这类说法,并引证查询称,更多人经过运用兵器“合法自卫”。
在上述事情中,开枪的一般人有或许以为自己遭到了要挟,是在行使“自卫”的权力。对此,得克萨斯理工大学法学院刑法系主任杰弗里·科恩以为,的确存在相关法令,支撑人们在感觉遭到要挟时运用丧命武力,但是大众对这些法令有深入的误解。他说:“这种惊骇有必要以其时的状况为根据。你不能只是因为惧怕就杀人。”
退伍军人科恩表明,售卖枪支的州对自卫法令的解说很糟糕,枪支练习也不行,这些都加重了问题。“我一向意识到枪支可怕的杀伤力。”他说,在戎行的时分,他接受了几周的练习,然后才被答应触摸子弹,但是一般的大众“什么都不需求”,练习也往往不行,就能“承担起枪支的可怕职责”。
↑2022年8月31日,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普莱诺市,一名男人随身带着枪支逛超市 新华社发
据报导,密苏里州堪萨斯城枪击案产生后,全国性持枪权安排坚持了缄默沉静。与此同时,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等经过了新的法令,答应人们揭露带着枪支,或许在没有许可证的状况下带着躲藏的兵器。此外,美国30多个州有法令支撑“自卫”的说法,而一些州最近加强了相关法令支撑,使得受害人更难申述宣称“自卫”的房主。
因为枪击案频发,一些美国人的安全感变得软弱。美联社1月25日的一篇报导征引美国心思协会的研讨称,1/3的受访者因此会避免除某些当地。美国“枪支暴力档案”网站4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现,美国2023年已产生165起形成4人或以上伤亡的大规模枪击事情,12708人因枪击逝世、9912人受伤。
红星新闻记者 邓纾怡
修改 郭宇 责编 官莉
(下载红星新闻,报料有奖!)